斑马鱼发育过程简述
斑马鱼由于养殖方便、繁殖周期短、产卵量大、胚胎体外受精、体外发育、胚体透明。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500个斑马鱼实验室。多种组织器官具有再生能力,精子可冷冻保存,对外界环境反应迅速以及基因组与人类同源性高等特点。因此在近20年来,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宠,遗传学、发育生物学、神经生物学、肿瘤学、再生和干细胞研究、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、环境毒理学、基础水产学等科研领域。
斑马鱼受精卵直径在0.7mm左右,外部由一层卵壳覆盖保护。受精卵从结构上可分为动物极和植物极两部分。动物极为进行细胞分裂的动物发育部分;植物极俗称卵黄。
在胚胎发育早期为动物极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营养,斑马鱼胚胎在受精后的5天时间内不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。斑马鱼发育分为8个阶段:合子期,卵裂期,囊胚期,原肠胚期、体节期、咽胚期,孵化期和早幼期。
合子期(zygote period)及卵裂期(cleavage period)
首先,受精卵在受精后10分钟左右卵壳膨开,形成空腔。动物极的首次细胞分裂发生在受精后45分钟左右,胚胎进入卵裂期;之后以大约以每15分钟一次细胞分裂的速度快速发育;在受精后2小时(2hpf, hours post fertilization)分裂达到64个细胞,进入囊胚期。
囊胚期(blastula period)
2.75hpf,胚胎达到512细胞期,胚胎自身的合子基因开始表达。3hpf胚胎达到1000 细胞期,在动物极和卵黄之间可见清晰的单层YSL细胞核层(yolk syncytial layer nuclei)。经过再一次细胞周期后,胚胎进入高囊胚阶段(high stage)。这一阶段的胚胎,细胞堆叠很高,卵黄和细胞之间界线清晰,最利于区别和分拣受精与未受精的胚胎。之后胚胎细胞在继续分裂的同时进行急速的细胞迁徙(cell migration),向植物极扩展,外包运动(epiboly)开始。
原肠胚期(gastrula period)
5.25hpf胚胎进入原肠胚期,细胞内卷(involution)开始。当胚胎发育进入原肠胚期,器官-组织的命运就基本确定下来。5.7hpf,胚环(germ ring)从动物极清晰可见,外包运动短暂停顿;6hpf,胚盾开始形成,从动物极可见, 背腹轴(dorsal-ventral axis)确立;胚盾形成后,外包运动继续,上胚层(epiblast)及下胚层(hypoblast)分开,胚盾持续向动物极延伸;10hpf外包运动完成,尾芽(tail bud)萌出。
体节期(segmentation period)
10.3hpf第一对体节(somite)萌出,胚胎进入体节期。之后伴随胚体的增长,约每半小时增加一对体节[14],在18hpf达到18体节期。在12hpf左右,胚胎进入6体节(6-somite)阶段,眼原基(eye primordium)和KV(Kupffer’s vesicle)明显可见。在此阶段,胚胎发育出脊椎动物的基本身体结构(body plan),神经系统开始发育。在10体节阶段,耳基板(otic placode)开始出现。在14体节阶段,主要器官开始发育,循环系统、大脑神经节管(brain neuromeres)和前肾管(pronephric duct)出现。随着新的体节不断萌出,之前发育的体节逐渐发育为肌节(myomere)。在20体节阶段,晶状体(lens)、耳泡(otic vesicle)陆续可见,后脑神经管(hindbrain neuromeres)结构开始突出。25至26体节阶段,端脑(telencephalon)在神经轴(neuraxis)前段明显突出,内耳石(otoliths)明显可见。此后,体节会继续增长但形成速度放缓,最终大致生成30-34个体节,早期血岛(blood island)分化出现,中后脑分界(midbrain-hindbrain boundary) 明显可见。体节形成后不久,近轴的细胞进行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和迁移;他们开始一张大约20立方细胞所有相邻脊索和结束的单层肌肉纤维表面的体节,体节形成的时间,快速肌肉前体细胞表达丰富的myoD水平和myogenin开始[9, 15]。
24hpf胚胎进入咽胚期,至48h结束,这一时期是重要的组织器官完成分化的时期,也是传统认为的最合适比较不同种类脊椎动物胚胎形态发生的时期。在此时期内,头和躯干的夹角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;在此阶段开始时,头躯夹角小于90度,此后头部逐渐伸直,在48hpf左右,夹角将大于120度。在此阶段早期,心脏还是管状结构但已开始搏动;稍后血液循环开始运行;此阶段晚期心房心室开始生成。色素生成(pigment formation)于此阶段早期,开始于视网膜上皮细胞,随后是背部皮肤之后逐渐向腹部和尾部延伸。同时大脑结构出现明显的脑室分区;孵化腺(hatching gland)和侧线(lateral line)开始显现。
孵化期(hatching period)
48至72hpf被称为孵化期,此阶段胚胎的组织器官发育十分迅速,形成幼鱼,逐渐破出卵膜,进入水中,但是破膜孵化并不能作为此阶段的指标。此阶段,咽区发生显著变化:首先是两眼之间见到很小的开口,随后将逐渐发育为口(month);咽弓(pharyngeal arches)发育明显,前端的咽弓逐渐发育为下颌(jaws)和鳃盖(operculum),而后端的咽弓将发育为鳃(gills)。背部的黑色素条纹显著,沿中线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。心包腔变得明显,心脏结构完整、跳动有力。4天左右,鱼鳔(swim bladder)开始充气,幼鱼开始具备自由游动能力。
此后,早期器官发育继续进行,在5dpf左右,除生殖系统外,大部分组织器官的早期发育基本完成,幼鱼开始自由游泳。在此阶段,可以观察到幼鱼的眼睛追随移动目标、自主摄食及应激躲避等行为,并开始表现出周期性的昼夜节律。在恒定的温度环境(25-30℃)、正常的饲养密度和充分的食物供给情况下,斑马鱼3个月左右达到性成熟,可以交配产生下一代。